首页 >母乳成分研究>HMO

    母乳低聚糖(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 HMOs)是母乳中除乳糖和脂肪外,含量第三丰富的物质(Bode, 2012)。HMOs的含量在泌乳期各个阶段有变化,在成熟乳中约为12-14g/L,而初乳中约为20-24g/L(Chen, 2015)。在早产儿母乳中,HMOs的含量也比足月儿母乳高。HMOs的存在与含量存在个体差异,并与哺乳母亲的路易斯分泌型组成有关(Chen, 2015)。由于婴幼儿配方粉的原料通常是牛乳,而牛乳中通常不含或含有很少这类低聚糖物质,HMOs便成为了婴幼儿配方粉想要更加接近母乳成分所必须跨越的一道鸿沟。

 

(以上左图翻译自Jantscher-Krenn and Bode, Minerva Pediatr, 2012. 右表翻译自Bode, Glycobiology, 2012.)

 

    在上个千年,已有医学文献记载,未经母乳喂养的婴儿有较高的疾病率和死亡率。随着现代生化学技术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并分析人乳(Newburg, 2017)。在1633年,乳糖第一次被报道发现在人乳中。HMO研究起源于19世纪末,儿科医生和微生物学家开始了对人乳健康功效的研究,同时化学家也开始了对人乳含量较高的碳水化合物的研究(Bode, 2012)。19世纪中叶,两个学科开始有密切的合作,从而产生了人乳中“Gynolactose”就是双歧因子,且由低聚糖组成的发现(Bode, 2012)。至此,超过100种低聚糖被分离发现,并有更多证据表明HMO对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具有多重保护作用(Bode, 2012)。

 

    在1926年,非乳糖的碳水化合物被首次报道存在于母乳中,且对其分子成分的分离和描述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Bode, 2012)。每一种母乳低聚糖的结构在还原端都有一个乳糖,大部分以聚乳糖胺作为结构主链,并在链端含有岩藻糖、唾液酸或二者均有(Jantscher-Krenn and Bode, 2012; Newburg, 2017)。

 

 

(上图翻译自:Bode, Glycobiology, 2012.)

 

    在二十世纪60年代,母乳中的保护作用成分被归因于免疫球蛋白A,并且由于母乳低聚糖不会被人体肠道充分的消化或吸收,HMOs作为营养因子的功用一直没有得到认识。直到人们发现HMOs可以抑制病原菌附着到特定的靶点,母乳低聚糖的功效才逐渐为人熟知。到了上世纪90年代,在大部分母乳中均含有的HMO,2-岩藻糖基乳糖(2’-FL)被发现可以有效地减轻大肠杆菌中稳定毒素的毒性;到了2003年,该低聚糖被报道可抑制弯曲空肠杆菌的附着和感染。(Newburg, 2017)

 

    随后,母乳低聚糖的三大主要功能被逐步报道和发现:

(1)抑制特定病菌的附着和感染;

(2)作为益生元,促进肠道共生系统里面细菌的生长;

(3)直接减缓粘膜在有毒刺激下的炎症反应(Newburg, 2017)。母乳低聚糖具体进入人体后,会通过以下方式来发挥其在体内的作用:

(1)在胃肠表面,防止致病菌附着;

(2)直接作用在表皮细胞上,促进小肠成熟和表面糖基化;

(3)作为益生元,影像小肠微生物菌群;

(4)HMO降解产物和部分HMO可以进入人体系统的浆膜和体组织(如大脑),产生系统性的影响(Kunz and Rudloff, 2017)。这些功能的发现更加显示了研究不同个体、不同种族人群以及在泌乳期的不同阶段母乳低聚糖变化的重要性(Newburg, 2017; Kunz et al., 2017)。

 

    迄今为止,有超过两百种HMOs被文献所报道,超过一百种HMOs的结构被阐明(Chen, 2015)。近年来对于HMOs的研究兴趣还反映在各个方面的研究上:比如健康或疾病领域的研究、微生物活性和代谢研究、新的分析检测技术以及在动物和人体内的代谢研究(Kunz et al., 2017)。使用了2’-FL的首个干预临床试验证实了在低卡路里配方中加入这个特定成分不仅安全还可以让配方奶喂养的婴儿生长速率与母乳喂养的婴儿具有可比性(Kunz et al., 2017)。

 

参考文献

[1]Newburg DS. 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 vary among populations. Am J Clin Nutr. 2017, 105(5):1027-1028.

[2]Kunz C, Meyer C, Collado MC, Geiger L, Garcia-Mantrana I, Bertua-Rios B, Martinez-Costa C, Borsch C, Rudloff S. Influence of Gestational Age, Secretor, and Lewis Blood Group Status on the Oligosaccharide Content of Human Milk. 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 2017; 64(5):789-798.

[3]Kunz C, Rudloff S. Compositional Analysis and Metabolism of 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 in Infants. Nestle Nutr Inst Workshop Ser. 2017;88:137-147.

[4]Chen X. 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 (HMOS): Structure, Function, and Enzyme-Catalyzed Synthesis. Adv Carbohydr Chem Biochem. 2015;72:113-90.

[5]Bode L. 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 Every baby needs a sugar mama. Glycobiology. 2012; 22(9): 1147–1162.

[6]Jantscher-Krenn E, Bode L. 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 and their potential benefits for the breast-fed neonate. Minerva Pediatr. 2012;64:83-99.

推荐文章
母乳Sn-2棕榈酸酯在婴幼儿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

2020年4月21日
母乳中含3%~5%的脂肪,其中甘油三酯占98%以上,这些脂肪能提供婴幼儿生长发育45%~60%的能量和必需脂肪酸。母乳中脂肪及脂肪酸含量呈动态变化,初乳中脂肪含量最低,过渡乳中最高,成熟乳中趋于稳定。

汪之顼教授:母乳是母体对新生子代的延伸性保护

2018年11月14日
母乳是0-6个月婴儿最理想的食物,能完全满足该阶段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母乳富含多种营养素,在乳汁中的存在形式与婴儿尚未成熟的消化吸收能力相适应,是母体对婴儿在出生后的延续性保护。国内外研究表明,母乳喂养有利于婴儿近期和远期健康。乳母膳食可影响乳汁的质和量,在哺乳期间应保证乳母营养状况良好。

领航母乳研究,共筑行业未来 | 伊利闪耀首届中国母乳科学大会

2021年5月31日
2021年5月20日,由中国营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联合主办的第一届中国母乳科学大会在京隆重召开。 本届中国母乳科学大会荟萃国内营养与健康领域顶级专家学者、科研机构,对近二十年来国内外科学家在母乳和母乳喂养领域的科研成果进行探讨交流,旨在推动中国母乳研究,提升婴幼儿喂养和健康水平,搭建中国母乳组分与母乳喂养研究专家学术交流平台,共逐国际学术前沿,共享研究转化成果。

母乳科学与婴幼儿配方食品制造技术六大研究热点(三) | 开展真实世界研究,阐释母乳成分的协同健康作用

2023年2月6日
《母乳科学与婴幼儿配方食品制造技术六大研究热点》文章将分为六期推送,上一期,我们分享了《六大研究热点(二)| 深度探索母乳组成模式,完善母乳成分图谱》,本期,我们继续为您分享《六大研究热点(三)| 开展真实世界研究,阐释母乳成分的协同健康作用》。

V咖闪耀 | 十强们的“云端下午茶”之:于良老师的访谈时间

  于良老师精彩视频回放:  

号外:最懂母乳营养的人,是你吗?

2020年11月18日
“V咖闪耀时刻,探秘母乳营养”母婴短视频大赛,由伊利母婴营养研究院YMINI主办、中国营养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作为营养内容相关技术指导,共同号召各界母婴医疗卫生事业、高校/研究所及相关学术/科研行业从业者加入,传递专业母乳知识、科普健康母乳观念。

乳铁蛋白抗感染机制及其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2020年6月29日
乳铁蛋白是一种铁结合蛋白,属于转铁蛋白家族,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乳汁中,除了调节铁吸收的作用,乳铁蛋白还有更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包括:广谱的抗菌、抗病毒、免疫调节作用、抗肿瘤、抗氧化等[1,2]。感染性疾病是危害儿童健康的主要疾病,乳铁蛋白在儿童感染性疾病防治中的用途也受到关注。

母乳低聚糖(HMO)和婴儿肠道健康

2020年4月21日
婴儿胃肠道健康与胃肠道微生物群、内分泌和免疫都密切相关,并可因喂养方式、抗生素的使用及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改变。母乳喂养尤其能够维持婴儿胃肠道的健康,不仅与母乳提供的生长所必需营养素、母乳微生物有关,还和多种母乳低聚糖(HMO)有关,特别是维持胃肠道健康的2′-岩藻糖基HMO。

解读营养素,来看看专家们的看法吧!
母乳活性成分研究:婴幼儿发育关键物质-唾液酸

2020年2月28日
建议尽可能进行母乳喂养。对于不能母乳喂养的,一方面,需要对婴儿配方粉中的唾液酸含量和形式进行优化,以接近母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饮食补充外源性唾液酸。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