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前沿
走近我们
母乳成分研究
婴幼儿营养健康
儿童营养健康
孕产妇营养健康
实用工具
审稿人:
毛萌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学
浅谈婴幼儿生理特点与便秘、腹泻的关系
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拥有遗传基因所决定的“自己”。但婴儿可不是一个迷你版的成人,有着婴儿时期的生理特点。婴幼儿的身体器官发育不成熟,需要知晓其特点,给予格外的呵护。对于足月出生的宝宝,已经有足够的时间在子宫里完成了各个器官系统关键性和成熟期的发育,拥有了迎接出生后在成人的帮助下独立生长、迎接挑战的能力。然而就像同一班孩子一起参加考试一样,每个孩子都会有不同的得分,会出现个性化的问题。爸爸妈妈们的格外呵护显得特别重要。这就给父母们提出了新的挑战:经受住各种考验,摸索出自家宝宝健康成长的方法,助力宝宝的生长发育。
为什么婴幼儿在不同阶段会有腹泻、便秘的问题呢?
– 消化系统负责为宝宝的生长发育提供营养和能量。消化系统中主要发生两个事情,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 什么是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从大块到糊状、从大分子到小分子的过程称为“消化”。
– 什么是吸收?食物经过消化后,由消化管壁细胞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叫“吸收”。
– 这两件事情在消化道中是分步完成的。食物消化过程可分解如下表,而营养吸收的主要位置在小肠。
对比成人消化道的结构和功能,婴幼儿消化道的特点是容量小、消化能力弱、结构松弛、吸收速度慢、胃肠动力不稳定,并会逐渐发育成熟,接近成年人的功能。不同年龄的宝宝常见的胃肠道症状包括:
1、新生儿和小婴儿最常见吐奶现象:婴儿主要吃液态食物,因为新生儿和小婴儿没有牙齿,没有咀嚼功能,主要靠吮吸、吞咽进食,消化腺不成熟,消化液和消化酶分泌少,液态的营养均衡的食物能更高效的为宝宝提供营养和能量。而婴儿的食管长度相对短、发育不成熟,位于胃的上端有一道“门”,叫贲门。贲门的作用就是当食物进入胃以后关闭。但婴儿的贲门是松弛,关得不紧。加上胃处于水平位,胃下端与小肠连接的幽门发育大多较好,其作用是以均匀的速度让食物进入十二指肠。贲门松弛、幽门较紧,就造成了婴儿很容易发生“吐奶/溢奶”现象。也就是奶液在胃里消化了一段时间,又会倒流回食道,经口腔吐出去。大多数宝宝的吐奶问题会随着月龄的增加逐渐消失,妈妈在喂奶间歇或喂奶后宜将婴儿头靠在肩上竖直抱起,轻拍背部15-20分钟,可帮助排出吞入的空气而预防溢奶。婴儿睡眠时宜左侧卧位,可预防睡眠时溢奶而致窒息。
2、新生儿和小婴儿易发生拉稀或者腹泻:四个月以内的宝宝消化液的分泌量少、消化酶的活性低,对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不充分,再加上肠道的神经调节不完善,会出现边吃边拉/刚吃完就拉,大便次数多、便便不成形。在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中,这种情况尤其常见,但是大多无需治疗。在小月龄的婴儿中,胃肠道发育程度的个体差异较大,有少数宝宝因胃肠道蠕动能力差等原因,会出现大便干结、排便困难的问题,家长可通过适当的腹部按摩和被动体操训练排便肌肉力量,改善宝宝的排便问题。如遇胎便无法排出或者家庭护理效果不佳,建议及时就诊。
3、半岁左右的孩子便便逐渐成型:一方面宝宝的消化系统的发育更成熟,排便次数在减少,另一方面消化液分泌量和酶活性相比之前有了大幅的增加,营养吸收的程度更高,便便水分减少。在这个阶段宝宝开始萌出牙齿,尝试更多食物种类作为辅食,为下一步过渡到固体食物做准备。在新尝试中,宝宝消化系统对不同辅食的消化吸收情况不同,可能出现腹泻和/或便秘。家长不必因此推迟辅食的引入,而是遵照循序渐进,从一种到多种、从少量到多量。当宝宝适应了一种食物之后再开始添加另一种食物,每种食物适应5-7天,其间注意观察孩子的消化情况和过敏反应。添加次数从每天一次开始,从每次半勺开始。如果添加新的辅食引起腹泻、便秘,可以减少食用量,再逐渐增加。
六个月以上的宝宝,随着从母体带来的免疫力逐渐减弱消失,而自身的免疫力尚未完全建立,故胃肠道的抵抗力相对薄弱,需预防感染性腹泻。如果宝宝出现大便性状的改变、腹泻伴随着发烧、严重的呕吐,需要就医诊断。
4、一岁以上很多孩子因憋大便而便秘:一岁以上的宝宝消化系统的发育和功能都比之前有了进一步的发育成熟,对于食物的消化吸收以及胃肠道调节的能力也更加接近成人。这个阶段的孩子出现便秘大多是因为心理因素。在刚学会独立行走时,很多孩子会兴奋不已的去探索世界,顾不上拉便便。刚入园、入托的时候,孩子会因环境的变换和同伴的言论带来精神压力和焦虑,不愿意在幼儿园排便。长期憋大便会导致大便干结、排便费劲甚至疼痛,宝宝可能因此回避排便,久而久之发展成功能性便秘。所以家长要有意识的引导孩子形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避免便秘问题的发生。
主要参考资料:
[1]儿科学/王卫平主编,-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婴幼儿喂养与营养指南[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9,30(04):392-417.
撰稿人:石羽杰 博士,伊利集团奶粉事业部 高级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