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母乳成分研究>HMO

HMOs组成预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风险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NEC)是新生儿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临床以腹胀、呕吐、便血为主要表现[1],甚至危及新生儿生命。NEC在我国的发病率高达10%[2]。NEC 多见于早产儿,其发病率和病死率与早产儿胎龄和出生体重呈负相关,在超低出生体重儿(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ELBW)中,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高达12%和50%[3]。早产儿母乳喂养可有效预防NEC,但是机制尚不明确。研究显示,人乳低聚糖(HMOs)如二唾液酸乳-N-四糖(DSLNT)可减少新生大鼠发生NEC[4]。但是这种保护作用是否对人类早产儿同样有效尚不明确。

 

    近期,一篇发表于GUT的文章[5]对HMOs组成预测新生儿NEC发生风险进行了探讨,研究纳入美国5个中心共200例以母乳喂养为主的极低体重出生儿(<1500g),观察出生后第28天是否发生NEC,期间2-3天收集一次受试母亲的乳汁,分析HMOs组成。对所有NEC病例进行匹配(每个病例匹配5名自身和母亲均未出现NEC的婴儿作为对照),对NEC病例和对照组婴儿母亲乳汁中的HMOs组成进行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和广义估计方程(GEE)评估。

 

    研究者发现,在28天的观察期内,8名新生儿出现中度以上NEC(Bell 2级或3级),2名新生儿出现Bell 1级NEC,NEC发生率为5%。共计对636份(Bell 1级:15份,Bell 2级:38份,Bell 3级:25份,对照组:558份)母乳样本进行HMOs组成分析。

 

    与对照组相比,NEC病例中几乎所有母乳样品中的二唾液酸乳-N-四糖(DSLNT)浓度均显著降低(P<0.0001,图1)。逐一对8名中度以上NEC病例以及其匹配的对照组婴儿进行分析后发现,相比对照组,NEC病例其母亲乳汁中的DSLNT含量在观察期内一直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而且NEC程度越重DSLNT含量越低(图2)。这种相关性在母乳其他的低聚糖成分中并未观察到,提示母乳低聚糖DSLNT含量可以作为潜在标记物,用于预测NEC高危的婴儿。

 

图1. 不同泌乳期二唾液酸乳-N-四糖(DSLNT)浓度(左)和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DSLNT浓度比较(右)

注:灰色实心圆——对照组;灰色空心圆——Bell 1级;黄色菱形——Bell 2级;红色方形——Bell 3级

 

图2. NEC病例(左)DSLNT浓度持续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右)

注:红色——颜色越深,含量越低;蓝色——颜色越深,含量越高

 

    使用广义估计方程(GEE)模型评估每一种低聚糖成分对NEC发病影响的权重后发现,低浓度DSLNT与NEC发生风险增高相关(OR:0.86,P<0.001,图3上)。在最终多变量模型中,DSLNT对NEC具有保护作用(OR:0.84,P<0.001,图3下);与DSLNT类似,乳酰-N-岩藻五糖(LNFP1)对NEC具有保护作用(OR:0.91,P=0.006);乳酸-N-二岩藻四糖(DFLNT)则相反,可增加NEC风险(OR:1.15,P=0.022)。

图3. DSLNT、LNFP1和DFLNT均显著影响NEC发生风险

 

    通过这个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在16种母乳中富含的HMOs之中,DSLNT与NEC发生风险之间的关联最强。NEC病例中其母亲乳汁中DSLNT浓度普遍降低,提示富含DSLNT的人乳可能有助于降低NEC发生风险,与早前新生大鼠的研究结果相吻合,但是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此外,DSLNT浓度降低与NEC(Bell 2级或3级)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在Bell 1级NEC中并未观察到,提示DSLNT不足与中度以上NEC密切相关。对捐赠母乳、强化母乳和其他配方等进行DSLNT浓度筛查可避免使用低含量DSLNT母乳或配法喂养婴儿可能导致的NEC风险增高。

 

    综上,人乳DSLNT浓度可以在发病前预测NEC的发生,也可以用于开发有效的诊后治疗剂。

  

参考文献:

[1]马源培,马婧玥。肠道微生态与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研究进展。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8, 20(8): 680-5.

[2]屈小莉,张素娥,方圆,等。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产儿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8, 29(8): 995-9.

[3]Shah TA, Meinzen-Derr J, Gratton T, et al. Hospital and neurodevelopmental outcomes of extremely low-birth-weight infants with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and spontaneous intestinal perforation. J Perinatol, 2012, 32(7): 552-8.

[4]Jantscher-Krenn E, Zherebtsov M, Nissan C, et al. The 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 disialyllacotse-N-tetraose prevents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in neonatal rats. Gut, 2012, 61: 1417-25.

[5]Autran CA, Kellman BP, Kim JH, et al. 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 composition predicts risk of necrotising enterocolitis in preterm infants. Gut, 2018, 67(6): 1064-70.

推荐文章
盛晓阳老师专访:婴幼儿相关问题

2020年2月28日
大城市中,父母获得知识的来源有很多,包括网络、书籍和专业人士等。但在农村地区,婴幼儿的预防和喂养等还是由村医负责。这些地区的父母对村医的信任度和大城市的父母对城市中医生的信任度相比较,会更多一些。因为双方的信赖不仅建立在专业程度上,还建立在日常接触中。

专家论道 | 如何区分宝宝的正常便和异常便?

2020年10月31日
每个新手妈妈都会有这样的困扰,全家人都为了宝宝忙里忙外,对于宝宝的关照细致入微,而便便作为宝宝健康保卫战的第一手情报资料,有时很难有统一意见。我们见到过不少因为宝宝的便便问题而全家出动看医生求正解的情况,在这里总结一下,方便家长们参考,减少不必要的焦虑,识别需要警惕的信号,当出现报警信号时建议家长要及时就医。

母乳免疫细胞如何影响婴儿免疫

2022年4月14日
尽管母乳免疫细胞对健康影响的证据在理解深度和研究质量方面不断扩大,但仍然存在许多研究空白。例如:深入了解母体来源的T细胞对正常母乳喂养期间婴儿T细胞库发育的影响;对于母乳细胞以及母体的免疫细胞如何避免被婴儿免疫系统攻击的机制,目前仍知之甚少;此外,与母乳喂养和肠道黏膜保护相关的生命早期免疫机制也值得深究。

李蕴薇博士:婴儿肥胖的影响因素和远期影响

2020年2月28日
WHO已将肥胖列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对于儿童,同时也提出了终结儿童肥胖的任务目标。从宫内阶段即开始控制相关影响因素,降低婴儿肥胖的发生率,是改善婴儿期、儿童期直至成人期健康状况的重中之重。

专家视点 | 核苷酸促进婴幼儿健康的循证依据

2022年10月25日
人体内的核苷酸主要由机体细胞合成,并不以食物为主要来源,因此,核苷酸对婴幼儿健康的功效及影响机制以往未作为研究重点。除了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母乳中天然存在的核苷酸成分,同样值得关注。

伊利 x Nature Research|第六届YMINI母乳研究高峰论坛免费注册通道开启!

由伊利全球母婴营养研究中心(YMINI Global)与施普林格·自然旗下自然科研定制服务共同举办,主题为“母乳在早期发育和长期健康中的作用”的第六届YMINI母乳研究高峰论坛将于2024 年 5 月 5 日在中国北京召…

前沿解读 | 母乳3′-唾液酸乳糖与婴儿期语言发育呈正相关

2022年9月1日
在母乳α-四糖(+)的群体中,HMO对婴儿存在潜在的认知益处。母乳α-四糖(+)的婴儿中可观察到3′-SL和ELC得分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且这种关联与接受性和表达性的语言子域得分密切相关。这一结论为理解HMO与婴儿早期认知发育之间的关联提供了新的见解,也为婴配粉的研发提供了新的依据。

α+β专利蛋白更易消化再获伊利欧洲创新集群成果力证

2021年8月27日
伊利金领冠致力于母乳研究,通过强化“α+β”专利蛋白组合,研发出中国专利配方。此次研究再次力证伊利“α+β”专利组合蛋白更易消化,为中国母乳研究、开发更符合中国宝宝需求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做出新的贡献,也是伊利强大创新研发实力的有力体现。

王晓纯老师:婴幼儿肠道营养素吸收的影响因素

2020年2月28日
生命最初的1000天是人体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的重要阶段,且婴幼儿时期的生长发育速度是最快的。为保证婴幼儿肠道对营养素的吸收能够满足生长发育需要,了解胃肠道的吸收过程与影响因素就显得至关重要。

携手奉献新论述,伊利与剑桥大学共同攻克胎盘菌群研究世界性难题

2021年11月11日
2020年,伊利欧洲创新中心联合英国剑桥大学等多家权威机构共同发表了关于胎盘菌群传递的学术论文,系统阐述了胎盘、羊水中微生物与婴幼儿肠道菌群定植的关联。研究发表于影响因子7.35的高水平期刊Critical Reviews in Microbiology。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