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前沿
走近我们
母乳成分研究
婴幼儿营养健康
儿童营养健康
孕产妇营养健康
实用工具
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涉及各个年龄段。目前我国儿童的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现象也非常突出[1]。(血清25(OH)D<30nmol/L为维生素D缺乏;30~50nmol/L为维生素D不足,>50nmol/L则为适宜)
图1. 6月龄和12月龄婴儿25(OH)D血清浓度
根据加拿大儿科协会的建议,25(OH)D血清浓度为30ng/mL或更高,表明维生素D充足。根据波兰的建议标准,25(OH)D血清浓度为20ng/mL或更高表明维生素D充足[2]。
维生素D的作用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同时也是一种类固醇激素,人体所需维生素D主要由皮肤经紫外线照射合成。维生素D进入血循环后,即与血浆中的维生素D结合蛋白(vitamin D-binding protein,DBP)相结合,并先后被转运至肝脏和肾脏,分别在25-羟化酶和1α-羟化酶的作用下生成25-羟维生素D3[25-(OH) D3]和活性形式的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3]。
维生素D不仅是钙、磷吸收代谢的重要生物调节因子,其在固有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也发挥重要作用。1,25-(OH)2D3可以调节固有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反应,其主要机制是调节抗菌肽的表达、细胞因子和趋势因子的分泌以及免疫细胞的分化、成熟和功能[3]。
生命早期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因素
孕期
影响妊娠期女性维生素D水平主要有以下因素:年龄、妊娠前BMI、文化程度、采血季节、妊娠反应史、妊娠期维生素D补充剂、妊娠期每日摄入奶制品量、妊娠期每日户外活动时间等[4]。
研究结果显示,妊娠期女性维生素D缺乏的危险因素有如下几项:年龄≥30岁、冬春季采血、妊娠期不使用维生素D补充剂、妊娠期体重增加<40g/d、妊娠期每日摄入奶制品<200mL、妊娠期每日户外活动时间<1h、妊娠期住院时间≥30d等[4]。
婴幼儿时期
婴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需要足量钙、磷沉积于骨组织以促进骨骼生长,此时,充足的维生素D对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然而,此时婴幼儿的维生素D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年龄增长、维生素D摄入不规律或无补充、厌食、贫血、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及反复腹泻都是6岁以下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的危险因素。而母亲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日均户外活动时间≥2小时、哺乳期混合喂养、深海鱼类摄入1次/周,则是维生素D缺乏/不足的保护因素[5]。
表1. 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多因素分析[5]
生命早期维生素D水平对机体的影响
充足的维生素D对于胎儿期和儿童期骨骼发育、神经肌肉系统、免疫系统、组织细胞分化与代谢和健康至关重要,因此,维生素D的水平与儿童健康关系紧密,而且其水平也与很多儿科临床疾病的发生相关[3]。
维生素D缺乏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当进入维生素D缺乏(<30nmol/L)阶段这个时期,最突出的病理改变就是钙磷代谢紊乱和骨健康的损害。此时,可能会出现佝偻病、手足搐搦症的发生,严重者出现喉痉挛甚至发生窒息导致死亡[6]。
此外,近年研究表明,足量的1,25-(OH)2D3可以抑制多种感染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呼吸道感染、肠道炎症、哮喘等。另有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会对胰岛素的合成、分泌和敏感性造成影响。缺乏维生素D的人群患Ⅰ型及Ⅱ型糖尿病的风险高于维生素D充足人群,并且对维生素D进行补充可明显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与此同时,生命早期对维生素D进行及时补充可以降低以后I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6]。
维生素D缺乏的防治措施
维生素D缺乏的防治可以通过增加户外活动、合理膳食摄入等方法实现。建议家长尽早带婴儿到户外活动,逐步达到每天1~2h,裸露皮肤,无玻璃阻挡(6个月以下的婴儿应避免在阳光下直晒,在户外活动时要注意防晒,以防皮肤灼伤)。同时,《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版)》[7]和《中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1]建议,新生儿出生后应尽早开始补充维生素D,每日400~800U,以预防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保证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
在膳食上,可让儿童多进食含钙丰富的食品,如乳及乳制品等[8]。合理配比的乳制品可以使营养素的吸收事半功倍。实验表明,维生素K与维生素D共同干预对生长期长期钙缺乏的动物股骨的骨钙含量和骨微观结构有积极影响;益生元与维生素D共同干预,对生长期长期钙缺乏的动物股骨的骨钙含量和骨微观结构也表现出积极的作用[9]。
小结
我国儿童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的情况较为常见,这与儿童缺少户外运动和维生素D的摄入不足有关。充足的户外活动、增加维生素D含量丰富的膳食、规律补充维生素D制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儿童获得充足的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从而助力儿童健康成长。儿童的健康状况不仅关系到家庭幸福,也关系到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愿孩子们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