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前沿>专家视点

作者:汪之顼教授

  •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幼营养学教授
  • 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
  • 中国营养学会妇幼营养分会主任委员

 

 

    母乳是0-6个月婴儿最理想的食物,能完全满足该阶段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母乳富含多种营养素,在乳汁中的存在形式与婴儿尚未成熟的消化吸收能力相适应,是母体对婴儿在出生后的延续性保护。国内外研究表明,母乳喂养有利于婴儿近期和远期健康。乳母膳食可影响乳汁的质和量,在哺乳期间应保证乳母营养状况良好。

 

一、母乳是母体对新生子代的延伸性保护

    宫内期间,胎儿通过脐带与母体相连进行营养素与代谢物质的交换;出生时,新生儿随着脐带剪断与母体的直接联系被中断,营养供应面临严峻考验。新生儿出生后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时期,需要大量营养物质支持。然而新生儿面临咀嚼和吞咽能力弱、胃容量小、消化酶活较低等问题,因此新生儿消化、吸收、利用食物中营养素的能力较差,支持营养代谢的肝肾功能也不完善。因此个体在新生儿阶段存在着一个巨大矛盾——营养素需求量大,而营养素获取的能力较差。

 

    母乳喂养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最佳方法。母乳以液体形式存在,与新生儿较低的摄食能力相适应。同时,母乳中脂肪含量很高,由脂肪提供的能量可达母乳总能量的50%以上,而对于成年人来说,脂肪所提供的能量大约占膳食总能量的20%~25%,当脂肪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30%以上时,就被认为是高脂膳食,因此母乳可称得上是“高脂膳食”!而脂肪是单位重量提供能量最高的营养素,因此母乳中的“高脂”能满足婴儿快速生长发育的需求。反之,如果母乳中由更多的蛋白质或乳糖来供应能量,则会导致乳汁中渗透压增加,从而增加婴儿肠道负担。

 

    母乳中的脂肪,无论是脂肪酸种类、比例,还是结构,都与婴儿尚未成熟的消化吸收能力相适应。此外,母乳中富含免疫球蛋白、低聚糖、微生物以及各种免疫活性物质等营养素,有利于促进婴儿胃肠道以及免疫系统的发育。

 

    母子之间的联系从出生之前的脐带,变成出生后的母乳,可以说,母乳是母体对独立于母体之外的新生子代的延伸性保护。

 

二、母乳是母亲为婴儿“量身打造”的食物

    母乳成分的研究是当前的热点,目前针对母乳成分的研究主要聚焦在2个方面:第一,用于指导婴儿配方食品的研发。由于各种原因,婴儿确实不能得到纯母乳喂养时,就需要使用婴儿配方粉进行喂养。母乳是研发婴儿配方粉的重要标准,因此需要对母乳中的营养成分进行深入、透彻的研究。研究母乳成分的另外一个目的是了解母乳成分变化的规律和影响因素,用来指导乳母膳食及营养状况改善,促进母乳喂养。母乳成分的变化主要体现为乳母个体差异(不同的妈妈分泌的乳汁不一样)、泌乳阶段(初乳、过渡乳和成熟乳成分不同)、同一次哺乳过程中乳成分有差异(前奶和后奶成分有变化)。

 

    每位母亲分泌的乳汁均会进行不断地调整以适应自己孩子不同的需求,可以说,每位母亲的乳汁都是为自己的孩子“量身打造”的,这可以理解为母子之间遗传背景的呼应,对于母乳成分的细微变化,大可不必紧张。

 

三、乳母膳食与母乳成分的关系

    母乳分泌依靠完美的生物学机制,是一个非常稳定的过程,有其自身的规律。母乳依靠自己身体内储备的营养物质来维持泌乳,保证泌乳量和母乳中营养素含量的稳定。从现有研究来看,乳母短时间内饮食波动不会明显影响泌乳量,母乳中宏量营养素含量也不会出现明显变化。在极端情况下,母体会通过动用机体储备、甚至牺牲母体组织来维持乳汁分泌量以及母乳成分的稳定。

 

    如果乳母长期饮食不良或出现严重营养不良的情况,首先受到影响的是泌乳量,母乳中宏量营养素含量,如蛋白质、脂肪和乳糖等,仍会维持相对稳定。但是对于一些微量营养素,如水溶性维生素,由于体内储备非常有限,自身又不能合成,在母乳中含量则会受到膳食状况显著影响。例如,当乳母膳食中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摄入不足或明显缺乏时,母乳中的含量会明显下降。

 

    此外,乳母的精神状态是影响母乳分泌的重要因素之一。乳汁的分泌过程是受神经内分泌调节的,很多因素都会影响这个调节过程,如疼痛、焦虑、紧张、交感神经兴奋等。因此,应尽量让乳母放松,减少焦虑、紧张等情绪,保证母乳的分泌量。

推荐文章
母乳喂养与早产儿生长发育

2019年3月10日
我国早产儿发生率为8%~10% , 每年有120万~150万早产儿出生[1]。在全球,早产是五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亡原因,有效的干预措施可挽救四分之三以上的早产婴儿,而母乳喂养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干预手段[2] 。

母乳中的激素成分与婴幼儿生长发育

2021年6月29日
母乳喂养已被证明可通过表观遗传效应影响子代的疾病和健康,尽管我们对母乳的生物活性物质的理解不断完善,但母乳组成的复杂性及其生物学效应机制尚未完全解开。母乳喂养可影响子代的生长发育和代谢状态,母乳中的多种激素,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

母乳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其作用

2020年11月30日
总体而言,母乳是婴儿最佳的食物,母乳中含有的多种生物活性因子可发挥促进消化吸收、促进肠道微生态的构建、提供免疫保护及促进神经发育等作用。母乳模拟已逐渐从营养素模拟发展为活性因子模拟,通过对母乳生物活性因子深入研究,可为配方奶模拟母乳指引方向。但母乳中的生物活性因子尚有许多未知待研究,深入研究母乳生物活性因子及其功能,对缩小配方奶与母乳的差距,最终达到模拟母乳的喂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母乳低聚糖(HMO)的新发现

2018年11月25日
母乳低聚糖(HMO)是母乳中天然的一系列寡聚糖分子,是母乳中第三大营养成分,对于建立婴儿早期的肠道微生态有重要的作用。已有研究表明不同的HMO对于婴幼儿的肠道健康、免疫、神经认知、过敏等都有积极的作用。也是近年来母乳中前沿功能性成分研究的热点。但有关中国母乳中低聚糖的研究数据,与国外相比仍然较少。

“Σ时代:凝聚母乳力量”第二届YMINI母乳研究高峰论坛顺利召开

2020年9月28日
9月19日,伊利母婴营养研究院(YMINI,Yili Maternal & Infant Nutrition Institute)在上海举办第二届YMINI母乳研究高峰论坛。本次高峰论坛以“Σ时代:凝聚母乳力量”为主题,邀请近百名母婴营养研究专家参会,共同探讨母乳前沿研究进展。

文献解读 | 母乳中细菌种类及其检测方法

2021年7月30日
传统的观点认为母乳是清洁无菌的。然而近二十年的研究发现,母乳喂养与婴儿肠道微生态的建立与成熟息息相关,同时,母乳中细菌的检测方法包括传统细菌培养法和分子生物学法,各有优劣。近期,由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与伊利母婴营养研究院共同发表的《母乳中细菌种类及其检测方法》在《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发表,对母乳中的微生物及其检测方法进行了探讨。

左利手右利手,母乳喂养有影响

2019年3月6日
最近发表在Laterality上的一篇文献报道了一项关于喂养方式与左右利手相关性的研究,作者通过对既有文献进行搜索和并对62,219对母子进行meta分析,发现右利手与母乳喂养存在正相关。结果显示,与人工喂养儿比较,婴儿接受母乳喂养小于1个月、1-6月以及6-9个月,非右利手的发生率分别降低9%、15%以及22%,统计结果显示在这个区间内母乳喂养时间与非右利手存在显著的线性负相关,而当母乳喂养9个月以上时,与非右利手发生率的负相关性消失。[1]简单来说,接受母乳喂养的婴儿是“右撇子”的概率较高,在母乳喂养小于9个月时,母乳喂养的时间越长,“右撇子”的概率越高。

HMO最全综述全球发布:从母乳低聚糖最新研究成果窥见伊利全球研发版图一角

2021年7月30
今年6月,伊利母婴营养研究院同新西兰农业科学院、奥克兰大学医学与健康科学学院于权威SCI期刊Nutrients合作发表了最新也是目前为止全球最全面的HMO研究,为中国乳企首次全面报道母乳低聚糖随泌乳期的变化及规律,与健康益处的权威论文。

乳铁蛋白抗感染机制及其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2020年6月29日
乳铁蛋白是一种铁结合蛋白,属于转铁蛋白家族,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乳汁中,除了调节铁吸收的作用,乳铁蛋白还有更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包括:广谱的抗菌、抗病毒、免疫调节作用、抗肿瘤、抗氧化等[1,2]。感染性疾病是危害儿童健康的主要疾病,乳铁蛋白在儿童感染性疾病防治中的用途也受到关注。

母乳成分分析-益生菌

2018年11月25日
母乳是完全满足新生儿营养和免疫需要的具有复杂成分的物质,一口母乳中的微生物含量高达百万,与配方奶喂养的婴儿相比,母乳喂养的婴儿各种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降低[1-3]。从最早1969年的研究到2017不断有研究团队自母乳中分离取得具有益生特性且对婴儿有益的微生物[4-12]。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