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献解读>HMO

    作为母乳中含量丰富的第三大营养素,母乳低聚糖(HMO)对婴儿的成长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掌握其浓度和组成随泌乳期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对设计适宜婴儿的喂养策略有重大意义。过去,伊利欧洲创新中心就曾行过母乳低聚糖研究项目,为婴幼儿奶粉配方的创新研发提供了进一步的科学依据。

 

    今年6月,伊利母婴营养研究院同新西兰农业科学院、奥克兰大学医学与健康科学学院于权威SCI期刊Nutrients合作发表了最新也是目前为止全球最全面的HMO研究,为中国乳企首次全面报道母乳低聚糖随泌乳期的变化及规律,与健康益处的权威论文。

 

  • 研究年份跨度较广,横跨1999-20119年20年
  • 总结的HMO总类最全
  • 首发较全面的总结了各HMO随母乳其变化的规律
  • 从全面的角度剖析了影响母乳HMO的因素,母亲自身的血液情况到地域的变化以及一些其他因素

 

    表明了HMO在初乳中浓度最高,且随泌乳期逐渐降低,显示出明显的国家地区特异性。

 

一、母乳HMO浓度在初乳中含量最高,其次是过渡乳,成熟乳中HMO浓度随哺乳期的进行而逐渐下降。

 

    母乳HMO浓度因样品准备和数据分析的不同导致研究间有较大差异,但也具有一些普遍规律。表1总结了母乳HMO在不同泌乳期的含量。

 

表1.母乳HMO在不同泌乳期的含量表

 

二、单个HMO浓度会随泌乳期变化而变化,大多数HMO随泌乳期而下降,而3-FL的含量却随泌乳期上升。

 

    除马来西亚/中国人、日本人和萨摩亚人以外,2’-FL是初乳中含量最高的HMO,约占初乳HMO总量的20%-40%。在初乳中,LNFH I、LNT、LNFP I和3-FL各占HMO总量的10-30%,其次是唾液酸化的HMO(3’-SL、6’-SL、LSTc和DSLNT)占3-7%。

 

    表2总结了单个HMO在泌乳期的变化规律。大多数HMO随泌乳期而下降,而3-FL的含量却随泌乳期上升。此外,2’-FL和3-FL的含量呈现负相关性。

 

表2.单个HMO泌乳期变化规律表

 

    HMO的变化会影响岩藻糖基化、中性非岩藻糖基化和唾液酸化人乳寡糖的比例。

 

    图1展示了母乳低聚糖绝对浓度(A)和相对含量(B)随泌乳期的变化,以及岩藻糖基化、中性非岩藻糖基化和唾液酸化的HMO总浓度随泌乳期的进行而下降;其中,岩藻糖基化寡糖的百分率增加,唾液酸化寡糖的百分率降低,而中性非岩藻糖基化的寡糖保持相对稳定。

 

图1.母乳低聚糖绝对浓度(A)和相对含量(B)随泌乳期的变化,以及岩藻糖基化、中性非岩藻糖基化和唾液酸化的HMO总浓度随泌乳期变化图

 

三、乳母自身的遗传基因、地理位置、身体状态是影响HMO组分和浓度的重要因素。 

 

图2.不同Secretor和Lewis血型对中国母乳HMO组成的影响图

 

    影响HMO组成的因素之一是乳母自身的遗传基因,如secretor类型。secretor类型是由某些糖基转移酶的表达决定的,会影响HMO的组成。表3列出了不同国家分泌型乳母的比例。图2总结了不同Secretor和Lewis血型对中国母乳HMO组成的影响。此外,研究也对地理位置和乳母的生理状态对HMO的组成的影响进行了细致的解析。

 

表3.不同国家分泌型乳母的比例表

 

四、HMO具有重要的健康功效

 

    由于HMO的不可消化性及其与粘膜聚糖的相似性,HMO在早期生命微生物定植、免疫系统的发育和病菌感染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根据临床、体内和体外研究实验结果表明,HMO具有以下几种生物活性:

 

01、促进“好”菌群的定植和生长,建立黏液层适宜的微生物菌群;

02、通过调节炎症因子的表达调控免疫反应;

03、扮演致病菌诱饵分子,阻止细菌在宿主细胞上的定植。

 

总结

 

1、研究中观察到不同个体和不同研究间的HMO浓度有较大差异

 

    这可能是由于母亲因素,其他孕产妇因素,如地理位置、产妇BMI和胎次等,也可能影响HMO的组成,但它们的影响仍需进一步实验说明。此外,不同研究间数据的差异性表明将母乳样品收集、处理和分析方法标准化的必要性。

 

2、随数据间差异较大,但仍归纳出一些普遍规律

 

    初乳中HMO浓度最高,然后是过渡乳,随着泌乳的进展,成熟乳中HMO浓度进一步下降。单个HMO浓度在泌乳期的变化具有不同的特点。2’‐FL是最丰富的HMO,约占初乳总HMO浓度的20-40%,而6’‐SL是泌乳早期唾液酸化HMO的主要形式,随后是泌乳后期的3’‐SL。除3‐FL与2’-FL呈负相关外,大多数HMOs随泌乳期下降。

 

3、婴儿配方奶中添加2’-FL,单独或与LNnT或其他低聚糖(如FOS或GOS)联合使用均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

 

    虽然在婴儿配方奶粉中添加HMO的健康功效仍需更多的实验来证明,但最新数据显示,其对婴儿的免疫调节和肠道微生物群定殖有潜在的有益影响。

 

    此研究对婴幼儿奶粉的下一个风口——人乳低聚糖(HMO)配方奶粉意义重大。伊利作为亚洲乳企龙头,深知以科技为引擎积极自主研发,创新科研的版图遍及世界,如今已经在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设立了研发中心,打造了“全球智慧链”。此次通过对母乳低聚糖随泌乳期变化规律、影响因素、健康功效等创新性研究分析,为将来个性化营养服务和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科学证据,未来也更加有信心以全球研发之力为未来婴幼儿健康进行升维。

推荐文章
文献解读 | 母乳中细菌种类及其检测方法

2021年7月30日
传统的观点认为母乳是清洁无菌的。然而近二十年的研究发现,母乳喂养与婴儿肠道微生态的建立与成熟息息相关,同时,母乳中细菌的检测方法包括传统细菌培养法和分子生物学法,各有优劣。近期,由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与伊利母婴营养研究院共同发表的《母乳中细菌种类及其检测方法》在《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发表,对母乳中的微生物及其检测方法进行了探讨。

V咖闪耀 | 母乳营养短视频大赛人气大奖花落谁家?

精彩内容抢先看:    

母乳中的激素成分与婴幼儿生长发育

2021年6月29日
母乳喂养已被证明可通过表观遗传效应影响子代的疾病和健康,尽管我们对母乳的生物活性物质的理解不断完善,但母乳组成的复杂性及其生物学效应机制尚未完全解开。母乳喂养可影响子代的生长发育和代谢状态,母乳中的多种激素,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

母乳中的miRNA新发现

2021年5月31日
母乳丰富的营养成分及其对婴儿健康的益处,使得它从“简单的食物”成为了高度复杂的母婴营养沟通系统。目前,尚有诸多的母乳成分不清楚,科学上关于母乳及其健康影响的探索仍然在不断发展,母乳像是一个宝库,持续地为婴儿配方食品的研发提供新的可能,miRNA是近期从母乳中鉴定出的一种新成分。它们转移到子代所发挥的生理功能以及它们对婴儿的特殊益处,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母乳中的干细胞及其作用

2021年6月29日
既往对母乳中的细胞成分关注较多的是免疫细胞,近年来针对母乳成分的研究发现,母乳的细胞中,含有具有干细胞特性的细胞。干细胞经母乳喂养进入婴儿体内,不仅可以促进婴儿神经系统及各组织器官的发育,且其多向分化潜能也可作为细胞疗法为再生医学提供新的治疗途径。

领航母乳研究,共筑行业未来 | 伊利闪耀首届中国母乳科学大会

2021年5月31日
2021年5月20日,由中国营养学会、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联合主办的第一届中国母乳科学大会在京隆重召开。 本届中国母乳科学大会荟萃国内营养与健康领域顶级专家学者、科研机构,对近二十年来国内外科学家在母乳和母乳喂养领域的科研成果进行探讨交流,旨在推动中国母乳研究,提升婴幼儿喂养和健康水平,搭建中国母乳组分与母乳喂养研究专家学术交流平台,共逐国际学术前沿,共享研究转化成果。

营养基因组学发展简史及其在生命早期的研究进展

2020年11月30日
营养学是研究机体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随着基因组学研究的开展,营养科学也逐渐过渡到研究营养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产物在营养代谢中作用的方向,营养基因组学应运而生,并迅速成为营养学研究的新前沿。生命早期作为一生中的关键时期,也是营养基因组学关注的重点。

低聚果糖与婴幼儿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

2020年12月31日
根据现有研究,FOS对于婴幼儿较为明确的改善以双歧杆菌为代表的肠道菌群、调节胃肠功能作用及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使其在优化配方奶粉向母乳接近的道路上意义重大。但同时FOS对于婴幼儿预防感染、过敏等免疫方面的作用尚不明确,关注FOS与婴幼儿钙镁等矿物质吸收相关的及其他潜在健康效应关系的人群研究更是缺乏,也为后续关注FOS与婴幼儿健康的研究提供参考。

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的风险及其补充原则

2020年11月30日
国内流行病学数据统计显示,2005-2012年我国3岁以内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发病率为20.3%[1]。近年来,我国婴幼儿维生素D的缺乏现状虽然有所改善,但维生素D不足的情况仍较为常见。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阳光暴露的程度较低,婴幼儿面临维生素D缺乏的风险。

营养学报 | 母乳α-乳清蛋白、β-酪蛋白与婴幼儿健康的研究进展

2020年3月26日
成熟母乳中α-乳清蛋白与β-酪蛋白呈现一定的比例,β-酪蛋白也是母乳中含量最高的酪蛋白,其消化速度比其他酪蛋白快,可促进钙吸收及婴儿发育、致敏性远远低于αs1酪蛋白。消化产生的活性功能肽在母乳和哺乳后的新生儿胃液中检测结果证实主要来自β-酪蛋白,有免疫调节、阿片受体激动剂、抗菌及降血压等作用。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