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前沿
走近我们
母乳成分研究
婴幼儿营养健康
儿童营养健康
孕产妇营养健康
实用工具
乳品与儿童营养共识观点解读(六)| 科学认识儿童乳蛋白过敏与乳糖不耐受
乳品与儿童营养共识解读专题栏目将以《乳品与儿童营养共识》为内容,分为八期,对《共识》的八大观点进行解读。
上一期,我们了解了我国儿童乳品摄入严重不足,乳品消费量亟待提高。
深究其原因,儿童乳糖不耐受和儿童乳蛋白过敏是影响儿童乳品摄入量的两大阻碍,科学的认识和妥善的处理乳糖不耐受和乳蛋白过敏是提升儿童乳品摄入量的有效措施。
《共识》第六章,针对这两大障碍,给出对应的解决方案,明确倡导:科学认识儿童乳蛋白过敏与乳糖不耐受,在生命全周期培养饮奶习惯,适量饮奶,倡导终身不断乳[1]。
乳蛋白质过敏和乳糖不耐受是儿童乳品摄入量低的重要原因
婴儿期,由于胃肠道发育不成熟,免疫系统尚不完善,很容易对某些食物产生过敏反应,尤以乳蛋白过敏比较常见,但随着免疫系统的发育成熟,多数患儿在3岁时牛奶蛋白质过敏的问题可以得到缓解,尽管如此,部分家长还是心存顾虑,避免孩子饮奶。
乳糖不耐受与乳蛋白质过敏的症状较为接近,但二者病因不同,乳糖不耐受与肠道乳糖酶的缺乏有关。据调查,我国3~5岁、7~8岁和11~13岁的儿童中,乳糖不耐受发生率分别为12.2%、32.2%和29.0%,87%的儿童乳糖不耐受发生在7~8岁[2]。如此高发的乳糖不耐受成为限制儿童饮奶量的重要因素之一,采取适当的措施改善乳糖不耐受,是提升饮奶量,改善儿童营养状况的重要措施。
科学认识乳蛋白质过敏,经治疗形成耐受后重新饮奶
对于确诊的牛奶蛋白质过敏的儿童,首要的是回避牛奶及其制品,并以低敏配方替代。经过6个月以上低敏配方的替代治疗,再根据过敏情况,序贯转换配方,并逐渐再引入乳蛋白。
科学认识乳糖不耐受,提倡合理饮奶,不断乳
乳糖不耐受主要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也应有所区别,采取不同的措施:
低龄儿童乳糖不耐受常继发于喂养不当、感染及各种原因的腹泻所致肠粘膜损伤和脱落,新裸露的肠粘膜细胞因不成熟而不能分泌乳糖酶而出现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可短期回避含乳糖的乳品,在经明确的诊断和治疗,处理原发病,在肠粘膜细胞恢复健康后,可再尝试含乳糖的乳品。
原发性的乳糖不耐受常与乳糖酶基因表达降低、乳糖酶分泌量减少有关,而“断奶”则会加速人体肠粘膜细胞乳糖酶分泌能力的退化。因此,对于原发性乳糖不耐受,合理饮奶,不断乳是解决的最佳方式。
乳糖不耐受的儿童该如何合理饮奶
乳品是儿童所需优质蛋白质、钙等多种营养素的重要膳食来源,乳糖不耐受儿童乳品摄入量减少或完全不使用可导致其骨密度降低[3],给骨健康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那么乳糖不耐受的儿童应该如何合理饮奶呢?
1 . 调整饮奶习惯
以少量多次的方式食用乳品是改善儿童乳糖不耐受的有效措施,适量的饮乳有助于诱导肠道菌群分解消化乳糖的能力,使得肠道逐渐接受牛奶中的乳糖,提高乳糖的耐受性[4]。
在食用乳品前先吃一些含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谷类、麦片、全麦面包或鸡蛋等,或者将上述食物与乳品同时食用,可延长食物在胃肠道停留时间,减少肠道粘膜细胞的负担,从而减轻肠胃不适症状[5]。
2 . 科学选择适合的乳品
严重乳糖不耐受者可选择无乳糖乳品[6]。
酸奶/奶酪在发酵过程中,乳糖可被分解为半乳糖、葡萄糖等,能显著减轻临床症状。
3 . 摄入膳食补充剂,改善乳糖不耐受
如果难以获取无乳糖乳品,在乳品中添加乳糖酶也是一种解决方案。
益生菌/益生元可通过调节胃肠道菌群、促进乳糖酶消化和增加结肠排泄率,但益生菌和益生元补充剂不能替代无乳糖产品[7]。
下一期将解读共识性观点(七):
乳品是营养强化的重要食物载体,
适于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的预防控制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前期回顾:
乳品与儿童营养共识观点解读(一)链接:
乳品与儿童营养共识观点解读(二)链接:
乳品与儿童营养共识观点解读(三)链接:
乳品与儿童营养共识观点解读(四)链接:
乳品与儿童营养共识观点解读(五)链接:
本期解读的《乳品与儿童营养共识》原文内容
科学认识儿童乳蛋白过敏与乳糖不耐受,在生命全周期培养饮奶习惯,适量饮奶,倡导终身不断乳
乳蛋白质过敏和乳糖不耐受是儿童乳品摄入量低的重要原因。二者在临床表现上有一定的交叉。对于确诊的牛奶蛋白质过敏的儿童,首要的是回避牛奶及制品,视病情严重程度,经一年左右低敏配方治疗,部分可以形成免疫耐受,并重新接受牛奶,多数患儿在3岁时牛奶蛋白质过敏的问题可以得到缓解。低龄儿童乳糖不耐受常继发于喂养不当、感染及各种原因的腹泻所致肠粘膜损伤和脱落,新裸露的肠粘膜细胞因不成熟常而不能分泌乳糖酶而出现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因此,儿童一旦出现相关临床症状,需到医院小儿消化或过敏专科检查并明确诊断,并遵医嘱选择治疗方案。对诊断为继发性乳糖不耐受的患儿,应短期回避含乳糖的乳品,使肠粘膜细胞恢复健康后再尝试含乳糖的乳品,不可轻易“断奶”。乳品是儿童所需优质蛋白质、钙等多种营养素的重要膳食来源,有研究显示当乳糖不耐受人群伴随着乳品摄入量减少或完全不食用时可能会导致其骨密度降低,给骨健康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的研究表明,一餐中饮用60~120 mL牛奶(乳糖含量3~6 g),每天2~3次,持续3周,有助于诱导肠道菌群分解消化乳糖的能力,使得肠道逐渐接受牛奶中的乳糖,提高乳糖的耐受性,因此推荐乳糖不耐受的儿童及成人以少量多次的方式食用乳品。“断奶”会加速人体肠粘膜细胞乳糖酶分泌能力的退化。因此,不断乳是解决乳糖不耐受的最佳方式。应在生命全周期培养饮奶习惯,倡导适量饮奶,终身不断乳。
此外,乳糖不耐者应避免空腹食用乳品,食用乳品前应先吃一些含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谷类、麦片、全麦面包或鸡蛋等,或者将上述食物与乳品同时食用,以此来延长食物在胃肠道停留时间,减少肠道粘膜细胞的负担,从而减轻肠胃不适症状。严重乳糖不耐受者可选择无乳糖乳品进行营养补充。在乳品中添加乳糖酶也是解决乳糖不耐受的措施之一。
《乳品与儿童营养共识》中八大共性观点
1、儿童期均衡营养对保障其生长发育及维持生命全周期健康至关重要
2、我国儿童营养状况虽明显改善,但超重肥胖和微量营养素缺乏问题突出
3、膳食多样化是营养均衡的保障,儿童适量饮奶十分必要
4、乳品可以有效促进生长发育,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理想食品
5、我国儿童乳品摄入严重不足,乳品消费量亟待提高
6、科学认识儿童乳蛋白过敏与乳糖不耐受,倡导终身不断乳
7、乳品是营养强化的重要食物载体,适于儿童微量营养素缺乏的预防控制
8、多方联动合力推进,营造促进儿童乳品消费的良好支持性环境
参考文献:
[1]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营养与健康分会. 乳品与儿童营养共识. 中国食品学报, 2021:21(7):388-395.
[2] 杨月欣, 何梅, 崔红梅,等. 中国儿童乳糖不耐受发生率的调查研究[J]. 卫生研究, 1999(1):46-48.
阅读《乳品与儿童营养共识》完整原文内容
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