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前沿
走近我们
母乳成分研究
婴幼儿营养健康
儿童营养健康
孕产妇营养健康
实用工具
益生菌对健康的益处已有许多科学证据证实,但益生菌的发现与发展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近年来,随着肠道菌群、免疫学、神经科学等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益生菌在婴幼儿健康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也成为学术界的热点研究方向。
1、益生菌的发展史
虽然人类利用益生菌发酵食品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1]。但直到19世纪,俄国微生物学家Ilya Mechnikov才分离了首个益生菌。最初,大多数微生物学家都专注于研究致病性的微生物,早期的益生菌研究没有受到较高的关注[1]。
20世纪,基于科学家们对肠道菌群与机体相互作用的探索,益生菌的研究也逐渐兴起:
1953年,德国细菌学家Werner Kollath首先使用了“益生菌”这个名词来称呼为营养不良的病人开出的有助于恢复健康的各种含菌补充剂[2]。
1965年,Lilly DM和Stillwell RH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益生菌—由微生物产生的生长促进因素”中使用益生菌(Probiotic)描述一种微生物对其他微生物促进生长的作用[2]。
1995年,Gibson和Roberfroid首次提出了益生元的概念,把能在大肠中调整菌群的食品称为益生元[3]。
2002年,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起草了《食品益生菌评价指南》,发布益生菌的正式定义:“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当摄入充足的数量时,它会赋予宿主某种健康益处”[4]。
21世纪,益生菌对健康的益处及其作用机制取得了飞速的进展,已明确的益生菌有五大种属:乳酸杆菌属、双歧杆菌属、芽孢杆菌属、链球菌属、肠球菌属及酵母菌属。关于其功效的研究也从肠道健康逐渐拓展到免疫学、神经科学等领域;同时,益生菌的作用也不再局限于健康促进,在多种肠道疾病上(如功能性胃肠病、炎症性肠病、坏死性结肠炎)、代谢性疾病(如肥胖、糖尿病)、免疫性疾病(如哮喘)、心血管疾病及神经精神疾病等的应用也受到了广泛关注[5,6]。
图.益生菌促进健康的机制
(1.与有害菌竞争生长所需的食物;2.发酵作用3.产生身体必需的维生素、微量元素;4.直接发挥抑菌作用; 5.竞争性结合有害菌的结合位点;6.屏障功能;7.减少炎症,从而改变益生菌的肠道定植和持续性;8.刺激先天免疫反应[5])
2、益生菌与婴幼儿健康
随着肠道菌群在婴儿生长发育中的作用被揭示,补充益生菌、调节生命早期肠道菌群对促进婴幼儿健康发育及疾病防治的作用逐渐被明确:
益生菌和婴幼儿肠道疾病
婴幼儿的肠道健康与肠道菌群的平衡密不可分,肠道菌群的定植受到分娩方式、药物使用、喂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益生菌作为一种肠道疾病治疗/预防的方式在多项研究中均得到证实,部分特定益生菌可预防婴儿腹泻、肠绞痛、坏死性结肠炎、新生儿坏血病等疾病,例如:乳双歧杆菌用于预防急性肠胃炎;罗伊氏乳杆菌DSM17938可用于婴儿肠绞痛、反酸和便秘的防治[7];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可降低婴幼儿坏死性结肠炎的发生率[8]。
益生菌调节婴儿免疫系统功能
益生菌在调节婴儿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也逐渐被揭示。研究发现,益生菌不仅可以起到屏障作用、抵御病原菌入侵,还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细胞因子促进sIgA的产生及免疫应答[9]。此外,肠道益生菌干预减少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的作用也得到了较高的关注[10]。
益生菌与婴儿神经发育
“脑-肠轴”的理论约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提出,是指肠道与大脑进行双向沟通的神经内分泌轴。科学家们意识到,肠道菌群不仅与肠道健康密切相关,还能影响大脑发育及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益生菌作为构成肠道菌群的主要菌属,也逐渐成为脑科学研究的热点,益生菌在神经结构发育、神经递质表达等方面的调控作用受到关注[11]。
展望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也将进一步寻找新的益生菌,并将进一步深入探讨益生菌在婴幼儿肠道疾病中的实际运用,以证实其疗效及更合理的用法用量。此外,益生菌对婴儿免疫功能的作用及与神经系统的关联也将随着免疫及神经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有更多深入的研究。
未来,益生菌的使用或可以个体肠道菌群特征为基础,进行个体化的干预[2]。
参考文献:
[1]Ozen M, Dinleyici EC. The history of probiotics: the untold story[J]. Beneficial microbes, 2015, 6(2): 159-165.
[2]徐海燕, 张和平. 益生菌、益生元的研究进展 [J] .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2019,3( 3 ): 213-216.
[3]武庆斌. 益生元与婴儿肠道健康 [J] . 中华儿科杂志,2017,55( 07 ): 484-486
[4]吴蜀豫, 冉陆. FAO/WHO《 食品益生菌评价指南》[J].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03, 15(4): 377-379.
[5]Khalighi A, Behdani R, Kouhestani S. Probiotic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ir classification, mode of action and role in human nutrition[M]. InTech Publishers, 2016.
[6]Sanders M E, Merenstein D, Merrifield C A, et al. Probiotics for human use[J]. Nutrition bulletin, 2018, 43(3): 212-225.
[7]Perceval C, Szajewska H, Indrio F, et al. Prophylactic use of probiotics for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in children[J]. The Lancet Child & Adolescent Health, 2019.
[8]赵军育, 姜毅, ZHAOJun-yu, et al. 益生菌在新生儿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0, 25(14):1110-1112.
[9]张琳. 益生菌与婴幼儿健康[J]. 临床儿科杂志, 2008(09):93-96.
[10]夏利平, 姜毅. 益生菌在儿童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防治作用[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6, 18(2): 189-194.
[11]张秀芬, 李宏. 肠道微生物影响大脑发育和功能的研究进展 [J] .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6,31( 12 ): 956-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