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前沿
走近我们
母乳成分研究
婴幼儿营养健康
儿童营养健康
孕产妇营养健康
实用工具
Kasper Hettinga教授:
知名乳品专家
荷兰瓦赫宁根大学食品质量与设计组教授
国际乳品联合会(IDF)荷兰国家委员会成员
国际牛奶基因组学联盟科学指导小组成员
长期从事与婴儿健康和过敏相关联的母乳和牛乳蛋白质方面的研究,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专题报告。
母乳是0-6个月婴儿最理想的食物,其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母乳有利于婴儿的近期和远期健康。母乳含多种营养物质,适合婴幼儿消化和吸收。蛋白质和低聚糖是母乳中的重要成分,可促进婴儿肠道菌群的建立和免疫系统的发育,母乳低聚糖还可促进大脑发育。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
一、母乳喂养与婴儿健康
van Rossum等[1]对母乳喂养的研究进行综述总结,结果发现,随着母乳喂养时间的延长,婴儿多种疾病(中耳炎、胃肠道感染、哮喘、呼吸道感染、湿疹)的发生率呈下降趋势(图1)。
图1婴儿疾病发生率随母乳喂养时间的变化
母乳喂养还有很多其他益处,例如促进婴儿大脑发育、体格发育等。
二、母乳成分与婴儿健康
母乳成分众多,宏量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营养成分如矿物质和维生素,以及生物活性物质如生长因子和免疫因子等。今天我们将重点介绍母乳蛋白质和低聚糖对婴儿健康的影响。
母乳蛋白质不仅可以提供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而且具有抗感染、促进组织器官发育等多种功能。新生儿肠道菌群未建立完善,免疫系统也尚未成熟,在出生后6个月内婴儿肠道CD14、IgA、乳铁蛋白、溶菌酶等缺乏,而这些成分在母乳中含量丰富,且远远高于牛乳中含量,因此母乳有利于婴儿肠道菌群的建立及免疫系统的发育。
为了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求以及肠道菌群的变化,母乳蛋白质随着哺乳期的变化而变化。从图2我们可以看到,牛乳中免疫活性蛋白含量在2周内急剧降低,这是因为牛免疫系统发育成熟只需要2周,之后不需要母牛再提供高含量的免疫活性蛋白;人乳免疫活性蛋白则在6个月内维持在较高水平,这是因为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成熟需要至少6个月。
图2免疫活性蛋白在总蛋白的占比%
母乳低聚糖(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HMOs)也是母乳重要组分之一,母乳低聚糖通常由3-10个单糖组成。目前在人乳中发现超过100种HMO。人乳中HMO由5种单体组成:D-葡萄糖(Glc)、D-半乳糖(Gal)、N-乙酰氨基葡萄糖(GlcNAc)、L-岩藻糖(Fuc)和唾液酸(Sia)。
不同母亲根据其路易斯血型和分泌型的基因型可以分成基本的四类:分泌型阳性路易斯阳性(Se+Le+),分泌型阳性路易斯阴性(Se+Le-),分泌型阴性路易斯阳性(Se-Le+),以及分泌型阴性路易斯阴性(Se-Le-)。其中分泌型阴性母亲无法分泌FUT2酶导致无法合成alpha 1-2糖苷键的链接,从而无法生成某些含有该糖苷键的HMO;而路易斯阴性母亲无法分泌FUT3酶导致无法合成alpha1-4糖苷键的链接,从而无法生成另一些含有该糖苷键的HMO。但是乳母人群中这四种表型都有存在,且不含有某些HMO并不代表这些母亲的母乳相比于含有这些HMO的母乳不好。
根据2012年Bode L [3]对HMO相关研究进行的综述,HMO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图3):
值得注意的是,单一的HMO分子并不能实现上述所有生理功能,而是由不同结构的HMO分子一起完成的。
图3 HMO的多种生理功能[3]
三、对婴儿配方粉的启示
母乳喂养的好处很多,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确实不能纯母乳喂养时,就需要使用婴儿配方粉进行喂养。目前婴儿配方粉中低聚糖和蛋白质组成、结构和含量仍有待优化:
因此,对母乳成分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更透彻地理解HMO的功能、合成,以及更好地减少热处理对蛋白质的破坏等。
参考文献:
[1]Van Rossum, CTM, Büchner, FL & Hoekstra, J (2006) Quantification of health effects of breastfeeding.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model simulation. RIVM report 350040001/2005. Bilthoven: RIVM.
[2]Elwakiel M, et al. 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 in Colostrum and Mature Milk of Chinese Mothers: Lewis Positive Secretor Subgroups. J Agric Food Chem, 2018, 66(27): 7036-43.
[3]Bode L. 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 every baby needs a sugar mama. Glycobiology. 2012 Sep;22(9):114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