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前沿>国内会议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三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于2018年10月24日至10月27日在厦门召开,以下为部分母婴营养相关前沿资讯分享。

 

 

“早产儿营养管理与追赶生长”

    Ruurd van Elburg 的讲演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为什么追赶生长重要?;2、医院中早产儿的营养管理;3、出院后早产儿的营养管理;4、出院后的追赶生长;5、结论。系统回顾显示,观察性实验中出生后体重或者大脑发育和神经认知结局呈正相关,但该结论干预实验的证据有限。Ruurd van Elburg教授认为早产儿的出生可以说是一个营养危机事件,但临床上不积极开展肠内营养的原因则是考虑早产儿炎症应激状态。同时,不同出生体重的早产儿其营养补充方案不同。相比于足月正常体重出生的婴幼儿,早产儿需要长期的生长发育跟踪以减少远期疾病的发生。该生长发育跟踪,除神经发育之外还应包括非传染性疾病(乳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跟踪记录。

 

“早产儿宫外生长迟缓”

    曹云老师同样也分享了早产儿出生后生长的话题,主要包括:1、早产儿宫外生长迟缓;2、追赶生长问题;3、出院后营养管理。中国早产儿管理面临多重挑战,比如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成活率明显提高和如何达到理想生长目标等问题。曹云老师表示,综合考虑早产儿的短期及长期生长发育结局,在“追赶生长“的过程中应注重去脂体重生长及神经发育结局,不能单纯追求体重增加。除此之外,相比婴幼儿时期的追赶生长,儿童期过快的追赶生长更容易引起青春期代谢综合征的出现。早产儿出院后营养管理,容易出现蛋白质摄入不足和矿物质、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等物质的缺乏。同时,没有充足的科学证据支持早产儿出院后使用营养强化的配方。

 

“母乳喂养儿铁缺乏影响因素和预防策略”

    王丹华老师指出,6-24月龄的母乳喂养儿是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高发人群,2020年和2030年的国民营养计划也将降低重点人群贫血率做为目标之一。来自不同国家(包括印度、哥伦比亚、肯尼亚、中国)数据显示,发展中国家的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在母乳喂养的婴幼儿中发病率仍较高。欧洲儿科消化、肝脏与营养学会(ESPGHAN,2017)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2008)都对纯母乳喂养儿提出了相关喂养建议,比如补充合理的辅食和/或铁强化食品。其中,预防性补充铁剂的使用对经济水平较低地区的婴儿群体作用较为显著,对发达国家或经济水平较好的发展中国家作用不显著。

 

“母乳喂养儿食物过敏”

    胡燕老师的讲演以婴幼儿主要过敏食物的分类为开篇,对食物过敏进行了概述,并且用实际文献的列举,将几个主要的食物暴露途径,包括母亲-胎儿、胃肠道、皮肤和呼吸道逐一说明。胡燕老师还分享了母乳喂养儿食物过敏的处理及母乳喂养的优势,比如母乳的低致敏性、母乳中正常菌群定植后对肠道屏障及免疫功能的调节、母乳含有细胞因子及免疫活性蛋白等。关于婴幼儿食物过敏的临床病症,主要列举食物过敏诱发的特应性皮炎、食物蛋白诱发的小肠结肠炎(FPIES)和食物蛋白诱发的直肠结肠炎(FPIPC)的临床症状、诊断步骤及治疗方法。

 

推荐文章
预防过敏,亚洲宝宝如何早期引入过敏性食物 

2019年3月6日
2015年新英格兰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在英国进行的对有过敏高风险的4-10月龄大婴儿早期引入花生的随机对照研究[1],该研究发现早期引入花生的儿童发生花生过敏的比例明显低于严格回避花生的儿童。紧随其后,各过敏协会先后发布了共识,包括美国过敏哮喘和免疫学会(AAAAI)、美国儿科学会(AAP)、澳大利亚临床免疫和过敏学会(ASCIA)、欧洲过敏和临床免疫学会(EAACI)以及WHO指出延迟引入花生与花生过敏风险增加有关。然而,相比西方人群,花生过敏在亚洲人群中并不常见,相反亚洲各地区有着其他诸如小麦、贝类等多种食物过敏。不同饮食模式和环境因素影响着亚洲地区的食物过敏模式。

伊利突破性揭示中国母乳N-聚糖奥秘

2021年10月31日
2020年,伊利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合作的研究首次揭秘中国妈妈初乳、成熟乳中乳清蛋白N-聚糖及其动态变化,相关文章发表于权威SCI期刊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IF:4.192)上。此研究为国内乳品及婴配粉企业中,首个针对中国母乳N-聚糖结构与组成的报道,研究成果对于指导未来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研发创新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早产宝宝的健康更加依赖母乳喂养

2019年3月6日
世界卫生组织倡导新生儿应尽早开奶,坚持纯母乳喂养到6个月,持续母乳喂养并添加辅食喂养,直至2岁或更长[1,2]。

盛晓阳老师专访:婴幼儿相关问题

2020年2月28日
大城市中,父母获得知识的来源有很多,包括网络、书籍和专业人士等。但在农村地区,婴幼儿的预防和喂养等还是由村医负责。这些地区的父母对村医的信任度和大城市的父母对城市中医生的信任度相比较,会更多一些。因为双方的信赖不仅建立在专业程度上,还建立在日常接触中。

V咖闪耀 | 十强们的“云端下午茶”之:温瑶老师的访谈时间

  温瑶老师精彩视频回放:  

2019《早产儿母乳强化剂使用原则专家共识》摘录

2020年4月21日
目前针对HMF开始使用时间的研究结果尚不统一,母乳强化应用研究协作组建议喂养量达到80ml/(kg·d)时开始添加HMF;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营养专委会提出,母乳喂养量达到80~100ml/(kg·d)时开始添加HMF。临床实践中,HMF添加时机需考虑和评估早产儿加奶速度,加奶速度快者可稍晚添加HMF,否则,需早些添加。

乳母膳食与婴儿过敏的关系

2018年11月25日
母乳是6月龄前孩子的最佳食物,其营养成分配比会随着孩子每餐进食时间和孩子的年龄自动调整,其中含有最适合婴儿生长发育的蛋白质组成、脂肪酸比例和矿物质含量,还含有可以增强婴儿免疫力的各种免疫因子,也包括了可以调节肠道微生态的益生菌和益生元。然而一些妈妈却发现宝宝在单纯母乳喂养时会出现一些过敏的症状,于是无可奈何地放弃了母乳喂养。母乳作为最天然的婴儿食物,为什么会引起对小宝宝不利的过敏反应呢?

左利手右利手,母乳喂养有影响

2019年3月6日
最近发表在Laterality上的一篇文献报道了一项关于喂养方式与左右利手相关性的研究,作者通过对既有文献进行搜索和并对62,219对母子进行meta分析,发现右利手与母乳喂养存在正相关。结果显示,与人工喂养儿比较,婴儿接受母乳喂养小于1个月、1-6月以及6-9个月,非右利手的发生率分别降低9%、15%以及22%,统计结果显示在这个区间内母乳喂养时间与非右利手存在显著的线性负相关,而当母乳喂养9个月以上时,与非右利手发生率的负相关性消失。[1]简单来说,接受母乳喂养的婴儿是“右撇子”的概率较高,在母乳喂养小于9个月时,母乳喂养的时间越长,“右撇子”的概率越高。

母乳喂养促进策略指南(2018版)

2018年12月3日
母乳是婴儿理想的天然食物,母乳喂养不仅有利于婴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母亲的产后恢复,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社会发展意义。但是,全球的母乳喂养率并不乐观。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非常多,合适的母乳喂养环境以及母乳喂养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的合理解决方法,都可以提升母乳喂养率。该指南列举了提升母乳喂养率的各种促进策略,并根据不同证据等级和质量,做到了不同促进策略的客观可量化,给母乳喂养的促进工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

我国的母乳喂养促进策略下的各地母乳喂养率

2019年11月22日
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其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适合婴儿尚未成熟的消化吸收能力,又能促进婴儿器官的发育和功能成熟。母乳含大量免疫活性物质,提高婴儿免疫力的同时也降低了过敏、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母乳喂养有利于母子感情增进及母亲健康,促进母体产后恢复、减少产后出血和抑郁的发生等。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