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前沿
走近我们
母乳成分研究
婴幼儿营养健康
儿童营养健康
孕产妇营养健康
实用工具
2020年,伊利欧洲创新中心联合英国剑桥大学等多家权威机构共同发表了关于胎盘菌群传递的学术论文,系统阐述了胎盘、羊水中微生物与婴幼儿肠道菌群定植的关联。研究发表于影响因子7.35的高水平期刊Critical Reviews in Microbiology。
伊利凝聚全球学术力量,致力于前沿母乳研究,在国际上建立了完善的全球创新网络:中国乳企中规格最高的欧洲创新中心和大洋洲创新中心,并利用这两大创新中心的区位优势,与多家国际知名学术机构开展了研究合作。
本研究正是伊利全球创新网络的成果之一,不仅开启了中国乳企与国际母婴权威专家在“母婴菌群传递”方向合作的先河,也体现了伊利整合优质国际资源,以创新服务中国婴儿健康的不变初心。
研究新发现
1、基于现有研究的系统回顾,发表了“胎盘和羊水可能是无菌的” 突破性观点。
2、指出尚无证据表明胎盘/羊水菌群在婴儿早期肠道菌群定植中起作用。
3、为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提供思路:统一方法学、避免外界污染、建立大样本长期随访的研究,以获得更多准确的科学证据。
研究背景
肠道菌群在婴儿的生长发育中有着重要作用。有学者认为胎儿第一次接触细菌是通过胎盘菌群,然而,也有部分研究得到相反的结论,认为胎盘中不存在微生物。胎盘中是否存在微生物,及胎盘微生物是否能够从胎盘转移到胎儿的肠道,并参与婴儿肠道菌群的形成,这些问题目前尚无定论。近期,伊利与剑桥大学联合发表的一项系统性综述对目前现有的胎盘菌群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并指明未来研究方向。
研究方法
该系统性综述共检索出2,657篇文献,最终纳入19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其中8篇为正常足月妊娠的研究,11篇为早产、低出生体重或子痫前期、新生儿败血症等不良妊娠结局相关研究。由于样本储存条件、DNA提取和扩增方法、微生物组研究方法各异,文献间的可比性较低。样本污染可能是导致研究偏差的重要因素,如进行阴道分娩研究时,样本污染的风险很高。不同研究采用的避免胎盘污染的方法不同,有些研究甚至未在文中体现。
图1.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 胎盘中是否存在细菌?
最早人们认为新生儿是从无菌环境中出生的,随后的组织学研究发现胎盘和羊水中存在细菌。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基于DNA技术的分离和鉴定也发现了胎盘菌群。因此,有研究者提出了子宫内定植假说,认为胎盘中菌群和出生后即时获得的菌群相同,并在远期健康和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这个结论再次发生反转,2017-2019年发表的5项研究均反驳了子宫内定植假说,认为正常健康孕期妈妈的胎盘和羊水中没有细菌。尤其是2019年Nature发表了一项研究,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和宏基组进行检测,并控制任何可能的细菌来源,如阴道微生物的干扰。结果显示,正常状态下,胎盘应该是无菌的,检测出的细菌大多为污染物或与子宫病理状态有关。
基于目前的研究结果,暂无证据表明在正常妊娠期有任何细菌从胎盘转移到婴儿体内。既往研究中胎盘菌群结论各异可能是由于研究方法缺乏一致性,尤其体现在样本采集、处理和保存过程中的防污染方法上。
■ 胎盘菌群和不良妊娠
在针对不良妊娠的研究中:有证据表明胎盘菌群和不良妊娠之间有关联,并发现胎盘菌群在不良妊娠和正常妊娠中存在差异。这可能是由于病原菌水平较高,更易被检出。同时,在采集、样本处理和DNA提取过程中样本可能受到污染,影响数据分析与解读,难以得到明确的结论。
研究结论
该系统性综述明确地指出:胎盘菌群可能不是正常现象,而是研究中污染的结果。暂无证据表明胎盘/羊水菌群在婴儿早期肠道菌群定植中起作用。指出目前母婴菌群研究在方法学上的不足,并为学术界提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思路:需要在采样时间、采样部位、DNA提取及检测等方法学上达成一致,更重要的是避免外界污染的方法,以确保样本和数据的准确性。同时,可建立大样本的出生队列,并对细菌进入婴儿肠道进行长期跟踪随访的研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