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孕产妇营养健康>喂养行为

    人类的不对称行为涉及的脚,眼睛,耳朵和手,但无论是哪一种,人类表现出同样的右利倾向,然而还是有10%左右的人是左利的,即通常所说的“左撇子”。

 

    江湖上关于左撇子的传说很多:男性更容易比女性成为左撇子;左撇子更聪明;左撇子平均寿命比右撇子少9年;左撇子更容易酗酒,得精神分裂症,出现违法行为,朗读困难,暂时抛开这些传说的正确与否,总体来看,社会绝大部分设施都是为右利者设计的,左撇子的生活存在很多困扰。因此时有听说使筷子、写字时硬被掰成右手的小伙伴,据事后谈起依然是“痛苦的记忆“。关于人类“右利”的现象,究其原因有遗传、经验、文化和社会因素以及围产期疾病等等,迄今还没有统一的说法。

 

母乳喂养的时间越长,“右撇子”的概率越高

 

    最近发表在Laterality上的一篇文献报道了一项关于喂养方式与左右利手相关性的研究,作者通过对既有文献进行搜索和并对62,219对母子进行meta分析,发现右利手与母乳喂养存在正相关。结果显示,与人工喂养儿比较,婴儿接受母乳喂养小于1个月、1-6月以及6-9个月,非右利手的发生率分别降低9%、15%以及22%,统计结果显示在这个区间内母乳喂养时间与非右利手存在显著的线性负相关,而当母乳喂养9个月以上时,与非右利手发生率的负相关性消失。[1]简单来说,接受母乳喂养的婴儿是“右撇子”的概率较高,在母乳喂养小于9个月时,母乳喂养的时间越长,“右撇子”的概率越高。

 

    从上述结果可以推断,左右利手的形成有一个窗口期,在这个窗口期内受到不同的养育方式的影响,窗口期大约结束于婴儿9月龄。这段时间也是大脑快速生长发育的阶段,那么大脑的偏侧化是否影响左右利手?众所周知,大脑是不对称的,左右大脑在结构和功能上都存在差异,左半球在语言、字母识别、数学能力等 功能上有优势,右半球则在图形、音乐、空间组织等方面有优势。 研究发现,大脑左右半球早至胎儿孕12周即呈现基因表达差异[2], 利用最新的影像学技术揭示,孕20-22周时胎儿的左半球比右半球大,其他结构上也存在差异[3],随着胎儿发育,大脑的偏侧化现象一直持续。可以推测的是,大脑结构的不对称性影响了大脑左右半球功能差异,包括使用左右手行为的偏侧化。

 

左右利手,始于胎儿

 

    通过超声技术研究宫内胎儿的行为,包括吸吮哪个拇指以及头转向哪边,结果发现孕中、晚期的胎儿超过90%习惯吸吮右手拇指,进一步的跟踪研究发现,胎儿出生后这种左右手使用的偏向性持续,宫内偏向于吸吮右手的胎儿出生后更多偏向于将头转向右边[4]。学界认为,行为的偏向性可以很早出现,但左右利手在儿童时期才能被固定,因此学者对75位胎儿进行更长期的跟踪,结果发现10-12岁时,胎儿期习惯吸吮右手的孩子全部是“右撇子”,胎儿期习惯于吸吮左手的15位孩子中有10位是“左撇子”[5]。这些研究表明,腹中胎儿甚至在孕早期即出现左右手使用的偏向性,而在胎儿、以及婴儿的发育过程中,这一行为的偏向性可以一直持续,与大脑发育的偏侧化一致。

 

    不得不提的是,大脑发育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外界环境的影响通过可塑性影响大脑结构和功能。上述的跟踪研究也发现,15位宫内“左利手”的孩子在10-12岁有5位成为了“非左利手”,推测在养育的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的差异导致了这一偏侧性发生了变化,发育中的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或许也因此也发生了改变,喂养方式如母乳喂养可能是其中的一项环境因素。 

 

参考文献:

[1]P. P. Hujoel. Laterality: Asymmetries of Body, Brain and Cognition。 2018, DOI: 10.1080/1357650X.2018.1555254

[2]Sun, T., et al. Science, 2005, 308, 1794–1798.

[3]Hering-Hanit, R., Archives of Disease in Children. 2001,85,F194–197。

[4]Peter G. Hepper. Developmental Psychobiology. 2013,55(6): 588-595

[5]Hepper, P. G., Neuropsychologia, 2005, 43, 313–331

推荐文章
母乳喂养周 :支持母乳喂养,助力“糖妈妈”产后哺乳

2021年8月20日
2021年8月1日至7日是“第30个世界母乳喂养周”,这是由国际母乳喂养联盟发起的一项全球性活动,旨在鼓励全社会支持母乳喂养。2021年母乳喂养周的主题是 “保护母乳喂养,共同承担责任”。母乳喂养关乎每一个母亲的健康和孩子的发展,影响着世界的未来。因此关爱哺乳期的母亲是每个人的共同责任。

母乳中细菌种类及其检测方法

2021年1月29日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不管是全母乳还是混合喂养,对于婴儿肠道菌群的组成与定植以及肠道免疫功能的启动与成熟均非常重要;且母乳喂养与婴儿粪便中高丰度双歧杆菌的数量显著相关;停止(或过早停止)母乳喂养讲导致以厚壁菌门为标志的婴儿肠道微生态的快速成熟[1]。母乳喂养是与婴儿肠道菌群早期形成关联最密切的因素。本文综述了母乳中存在的细菌种类及检测方法等。

母乳低聚糖会因饮食变化吗?

2021年4月30日
母体饮食中特定碳水化合物和宏量营养元素的摄入会改变母乳中HMO的浓度,而HMO作为细菌代谢的底物,岩藻糖基化HMO浓度与母乳微生物所具有的岩藻糖苷酶的基因丰度之间存在显著关联。母体饮食或可通过对母乳中HMO构成的改变,进而影响母乳微生物生态。

婴幼儿营养需求

2018年11月25日
婴幼儿实际上包括婴儿期和幼儿期两个阶段。从出生至1周岁之前为婴儿期,自1岁至满3周岁之前为幼儿期。婴幼儿期生长发育旺盛,对营养的需求量相对较高。所谓营养需求,是指生命个体为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获取的食物和营养素,包括种类和数量两个方面。

V咖闪耀 | 十强们的“云端下午茶”之:温瑶老师的访谈时间

  温瑶老师精彩视频回放:  

中国婴儿配方粉最新临床研究首次登陆顶级营养学期刊《Nutrients》

2021年3月31日
2021年3月,北京大学张玉梅教授团队的一项婴儿配方粉临床试验发表于顶级营养学期刊《Nutrients》(IF 4.5),这是中国首个关于婴儿配方粉的临床研究,该研究关注高Sn-2棕榈酸酯含量的配方粉对婴儿神经发育和肠道双歧杆菌的影响,既往对Sn-2棕榈酸酯的认识多侧重于其不易形成脂肪酸-钙皂、易吸收的特性,但对其潜在益生元效应及与早期神经发育的关系,目前鲜有相关研究,这项研究填补了该领域内的空白,在世界舞台发出中国的学术声音,说明中国婴儿配方粉领域的科研水平已与国际齐肩。该研究由伊利母婴营养研究院共同协助完成。

V咖闪耀 | 母乳营养短视频大赛人气大奖花落谁家?

精彩内容抢先看:    

专家论道 | 母乳与配方粉喂养婴儿的便便差异有多大?婴儿配方粉创新如何贴进母乳?

2020年11月6日
通过设计升级,婴幼儿配方粉在喂养效果上已经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更加接近母乳喂养,但是母乳喂养的优势仍然是无可替代的。婴儿配方粉作为代用品,还应不懈的探索母乳的奥秘,向母乳致敬,用更多产品创新更高质量的满足生命早期的营养需求,守护宝宝健康。

6月龄内婴儿母乳喂养指南

2018年11月22日
本指南内容是对出生后0~6个月内婴幼儿母乳喂养的指导。母乳中的营养素有优质、全面、充足和结构适宜的特点,对消化系统功能发育尚不成熟,对食物的处理能力有限的婴幼儿来说,母乳是再合适不过的食物。因此,新生儿出生后应首选母乳喂养,新生儿家人及相关医护人员应通过不同方法保证新生儿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获得足够的营养,以保证其顺利度过0~6个月的生长发育高峰期。同时,母乳除满足婴幼儿出生后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外,还是婴幼儿完成从宫内依赖母体营养到宫外依赖食物营养这一过渡的最佳食物。

母乳喂养与早产儿生长发育

2019年3月10日
我国早产儿发生率为8%~10% , 每年有120万~150万早产儿出生[1]。在全球,早产是五岁以下儿童的主要死亡原因,有效的干预措施可挽救四分之三以上的早产婴儿,而母乳喂养就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干预手段[2] 。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