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家视点>学术前沿

茹喜芳 医学博士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2016年获北京市新生儿复苏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

中国医师协会儿童重症医师分会青年委员

北京医学会早产与早产儿医学分第二届委员会营养管理学组委员

 

    食物过敏是由免疫机制介导的食物不良反应,0~6月龄婴儿的食物过敏患病率较高,临床上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包括呕吐、腹泻等;6月龄以上的婴幼儿食物过敏主要表现为皮肤损害,如湿疹、风疹等[1]。牛奶蛋白过敏(CMPA)是婴幼儿常见的食物过敏,患病率报道不一,约为2%~7.5%[2]。中国部分城市的研究显示,0~2岁婴幼儿CMPA患病率约为0.83%~3.5%[3]。CMPA常可累及多器官系统,如皮肤、胃肠道及呼吸系统等,甚至可发生严重过敏反应[2]。及早有效治疗CMPA有利于减轻疾病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是为牛奶蛋白过敏患儿提供的一种低敏配方。自问世以来,其喂养效果得到国内外专业人士的认可。目前市售的深度水解蛋白配方部分为无乳糖配方。基层医生面对腹泻患儿家长进行喂养指导时,有时会直接给予深度水解蛋白+无乳糖配方,而不再做更深入的鉴别诊断。那么,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必须要无乳糖吗?

 

    答案是否定的。

 

牛奶蛋白过敏

 

    对于牛奶蛋白过敏患儿,专业医务人员应根据患儿症状和病程进展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必要时依据病情选择氨基酸配方。而且,乳糖方面应根据病情选择无乳糖或有乳糖的配方,给予患儿个性化的饮食管理方案,而不是全部选择无乳糖配方。

 

    众所周知,乳糖是母乳中重要的碳水化合物。乳糖是双糖,乳糖在人体内被双糖酶分解成一分子的葡萄糖和一分子的半乳糖而被人体吸收利用。葡萄糖是血液中唯一合适的糖,血液把葡萄糖送到人体全身的每一个细胞,细胞把葡萄糖转化为二氧化碳及水,并释放出热能。而葡萄糖是神经系统唯一的供能物质,可以满足婴儿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所需。乳糖还可以调节口感,使婴儿更容易接受深度水解配方的喂养,对于病情没有必要无乳糖的患儿,给予含乳糖配方更有利于患儿的营养治疗和生长发育。

 

    那么,对于已经诊断牛奶蛋白过敏的患儿,什么情况需要无乳糖呢?什么情况不需要无乳糖呢?

 

    医生通过对患儿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饮食回避等方式综合评估后诊断为牛奶蛋白过敏,但消化道症状较轻的患儿,饮食管理应尽可能考虑其自身生长发育营养需求,在母亲回避饮食失败,不能进行母乳喂养后,选择深度水解蛋白+乳糖配方,更有利于其能量获取及生长发育。

 

    诊断为牛奶蛋白过敏,但是肠道症状较为严重。此类患儿多为非IgE介导或混合介导型牛奶蛋白过敏,症状迟发并且以消化道表现为主[4]。此类型患儿腹泻情况严重,常会造成小肠粘膜损伤,乳糖酶减少。牛奶蛋白过敏伴随腹泻严重的患儿,合并乳糖不耐受后,建议选择深度水解蛋白+无乳糖配方,以降低患儿肠道负担,避免加重腹泻形成恶性循环。有研究报告显示,牛奶蛋白过敏中同时合并乳糖不耐受约占 20%[5]。在小肠粘膜损伤好转,腹泻减轻,病程进入平稳期后,也可使用含乳糖的深度水解配方。

 

腹泻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患儿腹泻就诊,在没有进行鉴别诊断的情况下,部分基层医生,直接建议深度水解蛋白+无乳糖配方。牛奶蛋白过敏和乳糖不耐受二者都属于食物相关不良反应,两种疾病症状相似,但是发病机理不同,所以,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两类疾病[6],对于前来就诊患儿,医务人员需要鉴别诊断牛奶蛋白过敏和乳糖不耐受,饮食管理策略也不同。如果就诊患儿明确诊断乳糖不耐受,那么此类患儿的饮食建议应为回避乳糖,直接选择无乳糖的配方奶进行喂养,无需蛋白水解配方。

 

    综上所述,对于出现消化症状前来就诊的患儿,医务人员需要通过综合评估,给予个性化的饮食管理方案。单存乳糖不耐受的患儿,无需乳蛋白水解配方,直接用无乳糖配方。牛奶蛋白过敏腹泻情况严重,合并乳糖不耐受的患儿,建议深度水解蛋白+无乳糖配方,必要时选用氨基酸配方。其后依据病情恢复情况,选择含乳糖的深度水解蛋白配方。而对于牛奶蛋白过敏但腹泻轻度的患儿,深度水解蛋白+乳糖配方将更有益于满足患儿的生长需求。

 

参考文献:

[1]孙建琴。婴幼儿食物过敏诊断与营养防治研究进展。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19(6):495-496.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免疫学组,等。中国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诊治循证建议。中华儿科杂志.2013;51(3):183-186.

[3]陈静,陈洁,廖燕,等.三城市2岁以下儿童食物过敏现状调查.中华儿科杂志.2012;50:5-9.

[4]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会.婴幼儿食物过敏诊治建议.中华儿科杂志.2011;49(5):344-348.

[5]郭红仙,李红梅.婴幼儿乳糖不耐受症的研究进展.国际儿科学杂志.2018;45(3):239-247.

[6]李在玲.规范食物过敏相关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与管理.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7;32(10):733-735.

推荐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