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家视点>学术前沿

冯一 博士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硕士生导师

致力于儿童营养临床实践和研究

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发表SCI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

 

    2015年新英格兰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在英国进行的对有过敏高风险的4-10月龄大婴儿早期引入花生的随机对照研究[1],该研究发现早期引入花生的儿童发生花生过敏的比例明显低于严格回避花生的儿童。紧随其后,各过敏协会先后发布了共识,包括美国过敏哮喘和免疫学会(AAAAI)、美国儿科学会(AAP)、澳大利亚临床免疫和过敏学会(ASCIA)、欧洲过敏和临床免疫学会(EAACI)以及WHO指出延迟引入花生与花生过敏风险增加有关。

 

    然而,相比西方人群,花生过敏在亚洲人群中并不常见,相反亚洲各地区有着其他诸如小麦、贝类等多种食物过敏。不同饮食模式和环境因素影响着亚洲地区的食物过敏模式。

 

    2017年亚太儿科过敏呼吸和免疫协会(APAPARI)就早期引入过敏性食物发表了共识声明[2],对亚洲婴儿喂养和过敏性食物引入的推荐如下:

 

推荐1 健康婴儿

 

    不改变现有的喂养指南。6月龄起添加辅食。根据各国习俗,在可能的情况下,添加辅食的同时进行母乳喂养至2岁。

 

推荐2 有风险的婴儿-有过敏家族史的健康婴儿

 

    不延迟过敏性食物的引入,一旦断奶成功,应该以合理的方式引入这些食物。

 

推荐3 有严重湿疹的高风险婴儿

 

(1)易获得过敏知识者:进行鸡蛋或花生(花生过敏高发国家)过敏检测(皮肤点刺试验和/或sIgE);监督敏感婴儿进行口服挑战,如挑战阴性,则在婴儿正常饮食中引入过敏性食物。

 

(2)获得过敏知识受限者:在接受过过敏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医生监督下进行鸡蛋或花生(花生过敏高发国家)口服挑战。

 

(3)没有必要推迟引入过敏性食物;强烈建议积极控制湿疹

 

该共识中并没有对哪种过敏性食物可以在亚洲婴儿中早期引入做出明确推荐,主要出于以下几个原因:

 

饮食差异

 

    烹饪方法、文化偏好、断奶习惯和过敏原摄入量等,可能造成了东西方之间食物过敏发生的差异。尽管牛奶和鸡蛋过敏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但亚洲的其他食物过敏原与西方国家不同。比如日本和泰国较多见小麦过敏,新加坡和菲律宾则多见于贝类食物过敏,南亚人群[3]则对胡芦巴、鹰嘴豆、芒果、茄子和谷物等食物特别过敏。相反,西方较为常见的花生过敏,在亚洲地区并不高发,这可能与亚洲饮食中花生通常以煮或油炸的烹调方式为主,而西方饮食中更常用烤作为烹调方式有关。

 

环境因素 

 

    环境影响着人生命早期健康状况,其中母乳喂养、婴儿断奶和其他环境接触,可能起主要作用。研究发现[4,5]澳大利亚出生的亚裔婴儿发生花生和鸡蛋过敏是在欧洲出生婴儿的三倍。澳大利亚出生的亚洲血统的第一代儿童生活在西方环境中时,可能有更高的食物过敏风险。

 

    亚洲本地区过敏的发生也存在差异,表现在地域性和饮食传统习俗不同。整个亚洲的食物过敏发生随纬度降低而降低。造成地域间差别的原因包括气象和环境因素,这些因素能改变维生素D水平和湿疹发生的风险,而后两者可能是食物过敏发生的危险因素[6]。由于亚洲地区不同习俗和传统,婴儿断奶的方式也各不相同。一些国家或地区在婴儿6月龄前,甚至4月龄前就引入固体食物,而一些国家则在4-6月龄才引入。

 

数据缺乏

 

    鉴于上述两个原因,目前仍缺乏亚洲地区引入过敏性食物的时机与食物过敏发生之间相关性的数据。虽然Natusme等人[7]最近发表了亚洲首个关于高危特应性皮炎婴儿早期引入熟鸡蛋的随机对照试验。然而入选婴儿在基线数据上存在显著差异,该差异可能导致结果的偏差。

 

    由于亚洲和西方在食物过敏流行病学和饮食习惯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目前关于婴儿喂养方法和食物过敏预防策略的新准则是否适用于亚洲环境仍不得而知。但是,众多证据已表明,推迟引入过敏性食物可能会增加食物过敏的风险,因此,该共识依旧推荐没有必要推迟引入过敏性食物,同时建议需要进一步流行病学和前瞻性研究来解释亚洲和西方人群之间食物过敏模式差异。

 

参考文献:

[1]Du Toit G, Roberts G, Sayre PH, et al. N Engl J Med. 2015;372:803-803

[2]Tham EH, Shek LP, Van Bever HP, et al. DOI: 10.1111/pai.12820

[3]Arakali SR, Green TD, Dinakar C. Ann Allergy Asthma Immunol. 2017;118:16‐20

[4]Koplin JJ, Peters RL, Ponsonby AL, et al. Allergy. 2014;69:1639‐1647

[5]Panjari M, Koplin JJ, Dharmage SC, et al. Clin Exp Allergy. 2016;46:602‐609

[6]Matsui T, Tanaka K, Nakagawa T, et al. Pediatr Allergy Immunol. 2015;26:628‐633

[7]Natsume O, Kabashima S, Nakazato J, et al. Lancet. 2017;389:276‐286.

推荐文章

推荐文章